流行性腮腺炎進入高峰期,該病會影響生育能力!
隨著春暖花開的季節到來,戶外聚集活動熱度開始激增,一些與之相關的流行病也開始進入傳染高峰期,比如流行性腮腺炎,該病會影響生育能力,每年4-7月是其流行高峰期,全國各地疾控部門發布了健康風險提示,提醒公眾及時接種疫苗進行預防!
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,俗稱痄腮,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患者以腮腺腫痛和腮腺非化膿性炎癥為主要臨床特點,腮腺炎病毒(mumps virus,MuV)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原因,是一種單鏈RNA 病毒,人類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,MuV的易感人群以15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為主,其流行周期為3-5年。
腮腺炎病毒不僅能引起流行性腮腺炎,而且能夠通過血液在體內侵犯腦膜、腎、心肌、胰腺和生殖系統等,導致多種并發癥,比如睪丸炎、卵巢炎、腦膜炎、心肌炎及腎炎等,其中睪丸炎和卵巢炎對人類生殖系統影響較大,導致不孕不育。
腮腺炎病毒結構示意圖
據WHO報道,2019年的COVID-19大流行導致全球很多國家的免疫服務工作暫停,其中包括腮腺炎病毒疫苗,流行性腮腺炎近年來在全球廣泛流行,比如英國2024年累計報告了4739例病例,比2023年激增了225倍,今年前三個月累計報告912例;韓國2024年累計報告了6244例病例,過去5年均超過6千例,今年已經累計報告1365例。
流行性腮腺炎在我國屬于法定丙類傳染病,據歷史數據,流行性腮腺炎發病數在我國長期居高不下,2017-2022年我國流腮報告發病數均居丙類傳染病第4位,2023年居第5位,2024年回到第4位。據國家疾控局最新統計數據,今年前三個月該病報告病例趨勢與去年基本持平,估計未來三個月進入高峰期。
2015-2024年中國內地流行性腮腺炎報告病例趨勢圖
2024年至今中國內地每月流行性腮腺炎報告病例趨勢圖
關于腮腺炎的診斷:腮腺炎病毒的檢測方法包括病毒分離、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檢測,不同檢測方法各有優勢和局限性,需要合理而選擇性地應用。目前,血清學抗體檢測是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方法,在化學發光、酶聯免疫法中有廣泛應用,其中腮腺炎病毒天然抗原因其優異的特異性和靈敏性,適用于多種方法學技術平臺檢測血清抗腮腺炎IgG和IgM抗體。此外,對于化學發光免疫抗體檢測技術,因其使用的抗原通常是共價偶聯固定在其他固相的反應基團上,對抗原的反應基團更加敏感,所以重組抗原通常是首選,比如重組腮腺炎病毒核蛋白,它是腮腺炎病毒最豐富的病毒蛋白,在化學偶聯過程中有更佳的性能。
產品說明:本產品用于體外定性檢測人血清或血漿樣本中的腮腺炎病毒IgG抗體。
關于腮腺炎的預防: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有效的抗腮腺炎病毒的治療方法,預防腮腺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為接種腮腺炎疫苗,一般是接種MMR(麻疹、腮腺炎和風疹三聯)疫苗,目前我國針對腮腺炎病毒疫苗的免疫規劃是為滿8個月和18個月的兒童依次免費接種1劑次MMR疫苗,總共2劑。
下一篇:緊急提醒!上海每天接診200例!一旦發病致死率100%